當對自己與孩子血緣關系存在疑慮的時候,應當如何進行親子鑒定而使問題簡單化?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認為首先應該認識清楚兩類親子鑒定的區(qū)別,即司法鑒定和個人鑒定。親子鑒定分司法鑒定和個人鑒定兩種情況,而人們普遍對此認識不清,甚至將兩者混淆。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的一些親子鑒定導致身敗名裂、妻離子散的案例應當都是指司法鑒定。因為只有司法鑒定才要求鑒定人身份公開,才會進而導致新聞記者的采訪和在媒體上的報道,才能夠提到"案例"這個層次上來。
新聞中報道中的事例都是屬于司法鑒定范疇的,大部分鑒定結果即使表明父子之間確實有血緣關系,最終的也往往鬧得身敗名裂、家庭破裂。法院也上過了,媒體報道過了,忙了半天,花了很多金錢和精力,最后的結果還是自己的孩子。這些原本可以通過個人鑒定輕松化解的小問題就這樣"鬧大了"。可以說,司法鑒定導致這些不良后果應當是必然。都已經(jīng)到了上法庭,見媒體的程度上來了,這個家庭還能維持多久?
司法鑒定帶來的不良后果經(jīng)過媒體過分的宣傳,往往在人們心中建立起一個錯誤概念:親子鑒定是洪水猛獸,是很可怕的,是會造成身敗名裂、妻離子散的…… 這種觀念是絕對片面的,人們了解的僅僅是親子鑒定的一方面--司法鑒定,而對于個人鑒定則缺乏認識。我們的工作就是著重宣傳這一不為人們所了解的鑒定方式。"
所謂個人鑒定(Personal Paternity/Maternity DNA Analysis,PPDA/PMDA),就是在非司法的情況下,在充分尊重鑒定人隱私的情況下進行的DNA親子鑒定。這樣的鑒定,由于方式隱秘、步驟簡單、收費低廉,且能夠為是否有必要進行司法鑒定提供決策參考。而多數(shù)人做了親子鑒定,只是想知道是否孩子是自己的,以便有個說法,有個安排,并不想把這種事搞到法庭上。在歐美的親子鑒定中,個人鑒定的數(shù)量遠遠超越司法鑒定(Legal Paternity/Maternity DNA Analysis)。而在中國卻鮮見關于其正確合理的宣傳。
面對越來越多的親子鑒定需求,我們不鼓勵草率地去進行司法鑒定:"那么多親子鑒定需求,如果動不動就去跟司法搭邊,不僅對自己不利,對家庭不利,對社會的安定團結也不利!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沒有必要上升到這個層次上來。我們主張有這方面需求的父親首先進行靈活的個人鑒定,當鑒定結果表明有必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權利時,再進行司法鑒定也不晚。況且,大部分情況下根本無需去進行司法鑒定。"
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絕大多數(shù)存在疑慮的父親進行親子鑒定的結果均顯示他與孩子之間確實存在血緣關系。草率選擇司法鑒定,以致名譽受損、夫妻感情破裂、花費很多錢和精力,最終結果證明還是自己的孩子,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如果事先選擇個人鑒定,則能規(guī)避很多風險,并不給孩子帶來灰色回憶。
個人親子鑒定的意義
2020-11-04 22:36:31 來源: 科鑒基因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閱讀 ()